螺旋板换热器面积计算公式秉承“质量为本,服务社会”的原则,立足于高新技术,科学管理,拥有现代化的生产、检测及试验设备,已建立起完善的产品结构体系,产品品种,结构体系完善,性能质量稳定。
本文目录一览:
水水换热器如何计算换热面积及板换面积?
1、一般国内换热器在水水换热的工况下这个K值是取4500来计算的,单位是W/(㎡·°C)。但实际上还是达不到那么高的系数,所以国内的板式换热器的附加余量都很大,约20%的余量,就是说通过这个系数计算出的换热面积再加上20%的面积。
2、板式换热器在水水的热交换中,传热系数能够达到3000-5000W/m2· ℃,管壳的也就2500-3000左右W/m2· ℃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.4~0.8mm,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厚度为0~5mm,管壳式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,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/5左右。
3、一般情况下,在水水换热情况下,允许压力降一般在20-100KPa是可以解接受的。 污垢系数 和管壳式换热器相比,板式换热器中水的流动是处于高湍流状态,同一种介质的相对于板式换热器的污垢系数要小的多。在无法确定水的污垢系数的情况下,在计算时可以保留10%的富裕量。
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计算公式
F= Q /K .Δtm Tip:Q—热流量(W),△tm—对数平均温差(℃),F—传热面积(m2)(二) 传热单元数法 传热单元数是反映冷热流体间换热过程难易程度的参数,也是衡量换热器传热能力的参数。
换热面积的计算是基于换热器效率和传热性能的重要参数。计算公式为F=Q/kK*△tm,其中F表示有效换热面积,Q是总的换热量,k是污垢系数,通常取值范围为0.8-0.9,K是传热系数,△tm是对数平均温差。
由公式Q=KF△tm 得出,F= Q /K .Δtm Q——热流量(W)△ tm——对数平均温差(℃)F——传热面积(m*m)板片型式或波纹式应根据换热场合的实际需要而定。对流量大允许压降小的情况,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,反之选用阻力大的板型。
螺旋板式换热器最大可做多大面积?
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标准单台换热面积通常在250平方米左右,但也有通过叠加的方式制作的大型螺旋板换热器,这种方式能够将多个螺旋板换热器串联或并联使用。这种叠加方式使得单台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最大换热面积可以达到400至600平方米不等。换热面积的具体数值取决于实际应用需求和设计条件。
螺旋板式换热器单台一般在250平左右,不过也有大型的叠加式螺旋板,即多台叠加串联或并联。
板式换热器每平方米能带大约100平方的供热面积, 但根据不同热源条件,不同建筑类型,不同采暖方式,不同地区等因素会稍有差异。这个供热面积没有绝对精准的数值。不同材质、不同板型、不同口径的换热器都有区别。
对于水-水换热,传热系数可达8~5千瓦每平方米每摄氏度〔kW/(m(·℃)〕。有自清洗作用。单通道内的流体通过通道内杂质沉积处时,流速会相对提高,容易把杂质冲掉。不可拆式结构的密封性能好,适用于剧毒、易燃、易爆或贵重流体的换热。
空气与空气换热器换热面积的计算公式
空气与空气换热器换热面积的计算公式为:F=Q/kK*△tm。其中,F代表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;Q代表总的换热量;k代表污垢系数,一般取值范围为0.8\~0.9;K代表传热系数;△tm代表对数平均温差。这个公式基于热传递的基本原理,即传热速率与温度差成正比,与传热系数成正比,同时也与传热表面积成正比。
换热面积计算公式:F=Q/kK*△tm F 是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;Q 是总的换热量 ;k 是污垢系数一般取0.8-0.9;K 是传热系数 ;△tm 是对数平均温差 设置:空气的比热d[j/(kg*k)],密度p(kg/m^3),管厚h(m),铜的导热系数λ[j/(m*k)]。所求散热面积为S(m*2)。
F= Q /K .Δtm Tip:Q—热流量(W),△tm—对数平均温差(℃),F—传热面积(m2)(二) 传热单元数法 传热单元数是反映冷热流体间换热过程难易程度的参数,也是衡量换热器传热能力的参数。
螺旋板换热器面积计算公式是一家具有完整生态链的企业,它为客户提供综合的、专业现代化装修解决方案。为消费者提供较优质的产品、较贴切的服务、较具竞争力的营销模式。